成本倒逼,扛不住了,不得不涨!
新春伊始,伴随着国际油价本周劲升至半个月高位,康普顿、突破(TOP1)、SK润滑油正式发文宣布涨价。这是继春节前长城、龙蟠宣布涨价后的又一波涨价风潮。涨价原因无外乎都是上游的基础油、添加剂等原材料价格以及包材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的上涨。总之,一句话,成本倒逼,扛不住了,不得不涨!
日前,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发表深度分析文章《2018年润滑油市场涨价潮到底会不会来?》,刷爆微信朋友圈。在手机移动端,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搜狐客户端、网易客户端等纷纷收录转载传播,通过中国润滑油信息网PC端和微信公众号的强大流量以及合作媒体矩阵资源的传播,“涨价潮”问题在引起业界强烈反响。
2018年以来,油价持续走高。近期,受EIA原油库存意外减少影响,以及OPEC维持着减产协议以及委内瑞拉产量的继续下降也对油价形成支撑,市场对于油市的乐观情绪依然高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最新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原油需求或上升4.6%,至6.15亿吨;其中原油进口量或增加7.7%,至4.51亿吨。而美国市场的主要品牌润滑油从2017年以来,已经多次涨价。刚刚在2月初,美国市场又再次涨价。据中国润滑油信息网获悉,雪佛龙、Phillips 66、道达尔和加拿大石油(Petro-Canada)美国润滑油公司近日向美国客户通告了成品润滑油价格将上涨的决定,价格将从2月下旬到3月上旬全面提高。
面对国际市场汹涌来袭的“涨涨涨”,中国润滑油厂家,是否应该扩大产量和基础油库存?作为渠道和终端,是否该囤货?如果过段时间基础油和其它原料暴跌,又该怎么办?从既往涨价原因来看,主要还是相关成本上涨倒逼推动了涨价潮。相比国际市场上的风云汹涌,国内润滑油市场虽然暂时呈现平静,美孚、壳牌、嘉实多等主要品牌尚未正式宣布涨价,但有业界人士认为,国内市场在平静的外表下正蕴藏着惊涛骇浪,2018年上半年涨价潮似乎已成定局,值得我们每一位润滑油人的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密切关注美孚、壳牌、嘉实多等行业标杆在中国市场的调价信息,将第一时间提供给用户。
行业评论
展望2018年,市场格局扑朔迷离,润滑油企业想在新的大环境中迅速占领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产品创新,建设品牌文化,巩固和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才能在市场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经销商而言,合理调节进销存,优化产品结构,消化滞销品,剔除同质化产品,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同时加强管理,有效控制运营成本,都是应对“涨潮”的有效路径。2018年润滑油市场涨价潮到底会不会来?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当下,“涨价飓风”正在发酵,市场千变万化,大家还应理性判断。但是,分析润滑油涨价趋势因素并不是为了引导大家大量囤积润滑油,只是避免润滑油突然涨价时大家没有准备。有位业界人士说得好:对于厂家,有品牌才有涨价的底气;对于渠道经销商,自己有多大能力,能吃下多少货只有自己知道。多关注市场信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才是正途!
内容摘自: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 上一篇: 汽车后市场进入产业链跨界融合新时代
- 下一篇: 论包装设计在消费心理学中的重要性